2020第三方物流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第三方物流市場高度分散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流標準術語》中,第三方物流被定義為:“是由供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的物流服務的業務模式。”這一定義明確了“第三方”的內涵,即物流服務提供者作為發貨人(甲方)和收貨人(乙方)之間的第三方,代表甲方或乙方執行物流功能。
近年來,我國宏觀經濟快速增長,為第三方物流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因此,雖然第三方物流發展時間不長,但崛起速度迅猛,2010年中國第三方物流市場規模約為6499億元,到2017年市場規模已增長至12411億元,預計2020年達到16000億元,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不過,畢竟起步較晚,國內第三方物流行業仍存在不足,如市場高度分散,在1萬至1.5萬家第三方物流企業中,沒有一家企業能占到2%以上的市場份額。而美國第三方物流行業發展相對成熟,僅C.H.Robinson一家占據7%份額,前十企業占總體市場36%份額,前五十企業占總體市場67%份額。
目前,在我國第三方物流市場上總共有四類企業參與競爭,分別為經改造轉型而來的傳統倉儲、運輸企業;新創辦的國有或國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業;外資和港資物流企業;民營物流企業。
由傳統倉儲和運輸企業轉型改造而來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憑借原有的物流業務基礎和在市場、經營網絡、設施、企業規模等方面的優勢,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代表公司有中遠國際、中外運等。
新創辦的國有或國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業是現代企業改革的產物,以中海物流公司為代表,這類企業管理機制比較完善,發展比較快,正占據越來越多的份額。
外資和港資物流企業利用其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優質服務吸引中國企業,從而不斷向中國第三方物流市場滲透,市占率提升較快,代表性公司有丹麥有利物流公司、日本近鐵物流公司。
民營物流企業具有機制靈活、管理成本低等特點,以寶供物流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為代表,是我國物流行業中最具朝氣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有望成為第三方物流行業的中堅力量。
上述四類參與者均未能出現專業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大多數物流公司只是局限在供應鏈功能的某些部分,而無法滿足客戶的一體化物流服務需求,導致供應鏈效率低下,企業缺乏足夠的市場反應能力。
第三方物流發展動力足
首先,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社會分工更加專業化,促使企業從原來的產品競爭發展為低成本高服務競爭,由此第三方物流應用而生。第三方物流企業因其更專業化,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對于企業而言,第三方物流可以有效降低企業活動的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經營效率。未來企業對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進而推動第三方物流行業進一步發展。
其次,在物流業快速發展之際,我國主要物流基礎設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公路、鐵路和民用航空交通網絡呈逐漸延展之勢;物流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也在維持增長,從2010年的3萬億元到2017年的6.1萬億元,7年間增長了一倍多。物流業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第三方物流行業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
最后,政策支持力度不減。例如,《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020年)》提出要鼓勵制造企業分離外包物流業務,促進企業內部物流需求社會化,著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
“十三五”期間,將大力支持第三方物流發展,拓展物流方案設計、智能包裝、設備租賃等增值服務,著力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務水平。
以上數據和分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第三方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 沒有了!
- 2020年上半年物流運行穩步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