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郵政物流涉農服務
據新華社電 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9個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2月1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文件要求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
文件指出,加大農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增加農村信貸投入,確保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繼續發展農戶小額信貸業務,加大對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縣域小型微型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加大對科技型農村企業、科技特派員下鄉創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積極探索農業科技專利質押融資業務。擴大農業保險險種和覆蓋面,開展設施農業保費補貼試點,擴大森林保險保費補貼試點范圍,扶持發展漁業互助保險,鼓勵地方開展優勢農產品生產保險。
文件要求,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全國農產品流通設施布局,加快完善覆蓋城鄉的農產品流通網絡。繼續推進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建設,支持擁有全國性經營網絡的供銷合作社和郵政物流、糧食流通、大型商貿企業等參與農產品批發市場、倉儲物流體系的建設經營。
文件強調,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等現代交易方式。探索建立生產與消費有效銜接、靈活多樣的農產品產銷模式,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開展農村商務信息服務,舉辦多形式、多層次的農產品展銷活動,培育具有全國性和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展會品牌。
點評:郵政大有可為
連續數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提出了郵政服務“三農”的著力點,這對郵政企業來說既是殊榮,更是責任。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各級郵政企業已經在廣大農村鋪開了一張以郵政自有網點為根基、以“村郵站”為觸角的服務大網,為各項業務的展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央定下了2012年“穩中求進”的發展基調,而農業的穩定更成為“保穩”的關鍵。郵政企業應當抓住這一良機,努力參與、支持、配合國家和地方的農資及農產品的流通,充分發揮平臺作用,在國家經濟的轉型關鍵期為自身的轉型尋找突破口。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重點在科技創新和保障流通,郵政不僅在物流方面可以成為連接城鄉的實物流平臺,作為具有“三流合一”優勢的網絡型企業,郵政的金融網、信息網在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持續增加農村信貸投入,參與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等領域里也都是大有可為的。希望積極的參與,合理的設計,能讓郵政三大板塊在廣闊的農村找到真正適合自身發展軌跡的業務增長點。
鑫和通物流一直致力于中國公路物流運輸,農產品運輸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業務,支持三農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